【子宮內膜癌甲基化】基因檢測
子宮內膜癌
子宮內膜癌(Endometrial cancer),又稱為子宮癌,係指源自子宮內膜的癌症,其病因是由於細胞異常的生長,並且具備了能夠侵襲或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能力。目前確切病因仍不清楚,可能與雌激素、遺傳、生活習慣密切相關。子宮內膜癌主要分成四期,早期階段(Ⅰ/Ⅱ)發現約有80%治癒率,但若是到晚期(Ⅲ/Ⅳ)才發現,治癒率會下降至30%。
台灣子宮內膜癌有年輕化的趨勢,其發生率已超過卵巢癌和子宮頸癌(每十萬人中17人/9.9人/7.7人),成為婦科癌症的首位(女性十大癌症第五名)。子宮內膜癌常見的初始症狀為子宮的異常出血,亦可能有解尿疼痛及骨盆疼痛等症狀。要確認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是否罹患子宮內膜癌,目前係透過陰道超音波檢查(Transvaginal ultrasound)、侵入式的內膜切片(Endometrium biopsy)、子宮腔鏡檢查(Hysteroscope)或子宮內膜搔刮術(D&C,Dilatation and Curettage)等等手術,以上方式侵入性高,部分需麻醉患者,同時也潛藏不必要的風險,例如造成感染、出血、甚至是引發子宮穿孔的風險。
子宮內膜癌高危險族群
1.高齡女性(40歲以上)
2.不正常出血、大量出血、非經期出血
3.肥胖者(BMI: 24 kg/m2以上)
4.糖尿病
5.未曾生育者
6.初經較早及較晚停經的女性
7.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
8.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(PCOS, PolyCystic Ovaries Syndrome)
9.停經後補充雌激素
10.接受乳癌口服藥物(Tamoxifen)治療及預防者